土傳病害是農作物發生普遍、防治困難、危害嚴重的一類病害,由于這類病害,危害比較隱蔽,防治比較困難,發生嚴重時甚至絕收。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常見土傳病害有哪些,土傳病害產生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感興趣的話一起來看看吧!

常見土傳病害
常見的土傳病害有:辣椒、茄子、黃瓜猝倒病、立枯病、疫病、根腐病、枯(黃)萎病,番茄、辣椒的青枯病,大白菜軟腐病、油菜、萵苣的菌核病,小麥全蝕病、棉花立枯病、紅腐病、黃萎病及線蟲等。
土傳病害產生原因
1、連作
是病土形成的主要人為因素,主要原因是連續種植一類作物,使相應的某些病菌得以連年繁殖,在土壤中大量積累,形成病土,年年發病。如茄科蔬菜連作,疫病、枯萎病等發生嚴重;西瓜連作,枯萎病發生嚴重;姜連作,可導致嚴重的姜瘟;草莓連作兩年以上則死苗30%~50%。
2、施肥不當
大量施用化肥尤其氮肥可刺激土傳病菌中的鐮刀菌、輪枝菌和絲核菌生長,從而加重了土傳病害的發生。
3、線蟲侵害
土壤線蟲與病害有密切關系。土壤線蟲可造成植物根系的傷口,有利病菌侵染而使病害加重,往往線蟲與真菌病害同時發生。
土傳病害防治方法
一、消毒殺菌
1.土壤消毒
育苗期在配制育苗營養土時,每立方營養土可加惡霉靈原粉10~15克,可有效防治根腐病、立枯病、根結線蟲病等土傳病害。
防治根結線蟲,土壤處理是方法,參考配方有:1.8%阿維菌素乳油與適量細土拌勻摻入營養土中或定植溝內;或用5億活孢子/g的淡紫擬青霉顆粒劑3~5kg/畝土壤處理;或用10%噻唑膦顆粒劑2~5kg/畝土壤處理。
防治真菌性病害的參考配方有:30%土菌消500-800倍液,或者是50%敵克松600倍液,或中生霉素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淋施土壤。
2.藥劑拌種
在播種前,用2.5%咯菌腈懸浮種衣劑,或3%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拌種,可有效防治根腐病、立枯病、紋枯病等。
3.苗床澆灌
幼苗出齊后,結合澆水,用2.5%咯菌腈懸浮種衣劑,或3%苯醚甲環唑懸浮劑2000倍液澆灌苗床,可以有效防治立枯病、猝倒病、根腐病等病害的發生。
4.藥劑灌根
幼苗定植時,可用1%申嗪霉素懸浮劑500倍液灌根。
二、悶棚和大水漫灌
對于大棚作物,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進行悶棚。步要先針對線蟲進行悶棚,拔園后先澆一次水,兩天后把殺線蟲的藥劑均勻地撒到土壤表層,然后翻耕,再覆蓋地膜密封土壤10天,然后揭去地膜,打開風口晾棚一周,釋放有害氣體。
第二步再進一步,腐熟農家肥每畝地20方,生石灰每畝150~200斤,用旋耕犁均勻地翻耕土壤?;蛘甙焉覔Q成石灰氮,每畝150~200斤,效果不錯。
然后作畦、灌水,大水漫灌以水面超出地表3-5公分但不溢出為好。然后覆蓋塑料薄膜,密閉大棚,悶棚20天左右。
三、補充有益菌和有機質
大家都知道土傳病害要“先殺菌后補菌”,補充有益菌才能養活土壤和根系,但其實講到“補充有益菌”一定不能和“補充有機質”分開,因為只有土壤中含有足夠的有機質,有益菌才有高活性,才能實現養土促根。
嗜熱性側孢霉、米曲霉、解淀粉芽孢桿菌是當下比較新穎且有效的解決土傳病害的菌種。嗜熱性側孢霉是目前活性的菌種,表現在它能夠適應的溫度范圍、酸堿度范圍非常大(pH5~10、5℃~70℃都可生存),主要用于分解有機質、改善土壤。米曲霉也是用于分解有機質,解淀粉芽孢桿菌則是殺菌效果比較好。
就底肥來說,如果用的是腐熟農家肥+自制生物菌肥,建議另外補充菌粉,豐富菌群種類。如果是用的腐熟農家肥+商品菌肥,建議追肥時添加腐植酸或者含有腐植酸的大量元素肥。如果一年中多次輪種,補充2~3次復合木霉菌,且每次定植前都用腐植酸漫灌,在作物前期、旺盛期也沖施幾次腐植酸+微生物菌劑。
四、禁止使用酸性化肥
養地護根是種習慣,如果自己的地塊沒有土傳病害,也不能掉以輕心,不是“沒病就是健康”。平常用肥一定要忌用酸性化肥,大部分土壤問題的源頭都在于土壤酸化上,不改變傳統的大化肥用肥習慣,再多的防治方法也是徒勞。
推薦使用:【土傳病害整體解決方案-蘭卡·地菌清-蘭沃農業】

有效成分:枯草蘇云金芽孢桿菌
技術指標:有效活菌數≥2.0億/g
劑型:粉劑
中藥量子技術與生物菌功能完美融合
防止土傳病害、修復受損土壤
提高作物抗性、補充有益菌群
凈重:1000克
鄭州蘭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以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專注綠色農業科技及農作物營養健康及農業可持續發展為主的高科技企業。公司不斷的技術壁壘突破,開發出新型特肥、生物刺、土壤改良修復劑、殺菌劑、及微生物菌劑;多年的示范試驗驗證,上萬塊示范田的觀摩,數千萬農戶的使用認可,效果保障放心使用;與國內外多家院校研發機構達成技術支持與戰略合作,數位碩博技術人士加盟旭日技術團隊做技術支撐。